Kobo的電子書閱讀器是我近期愛用的好東西,幾乎都是隨身攜帶著。因為曝光率很高所以累積了不少大家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的好奇與提問,就做了這支影片一次大公開。懶惰看影片的人也可以看我精心撰寫的文字版:
- 為何選則買Kobo?
我最一開始用Kobo的原因超級簡單,就是因為他們是第一個來找我合作的電子書廠商。如果有看我以前做的「編輯小姐的書櫃」單元,會看到有一集就是跟Kobo合作的。所以當時我就已經擁有一個Kobo帳號還買了幾本書,就順勢一直使用下去。
不過我想買閱讀器的時候,還是有做了一些功課。現在閱讀器不外乎是Kindle、mooInk、Kobo這三家。那第一個Kindle就是比較老牌,我幾個在留學的朋友都是用Kindle。我去美國的時候有跑去Amazone的實體店看了一下,但後來不選擇Kindle最大的問題是「中文書太少」。如果你住在國外或是留學中,比較經常會英文的書籍,那這樣Kindle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我在這邊就先把它剔除了。
再來是MooInk,它其實是目前繁體中文書籍最豐富的平台,那我後來沒有選mooInk是因為第一我覺得各個平台的書只會越來越多不太可能越來越少,我同時也有在買紙本書所以這個書籍的數量就比較不是我考量的重點。再來就是重量的問題,因為我買閱讀器最大的原因是我想要隨身攜帶,體積小又輕巧的閱讀器。那mooInk有出10.3、7.8和6吋,Kobo則是有8、7、6吋。
那我就直接去敦南誠品看實體,那邊有個展示區有Kobo和mooInk的小櫃子。那實際去拿的時候我覺得兩家的6吋都有點太小,感覺跟我的手機差不多大了,所以我覺得七吋比較合適。
那我後來選Kobo的7吋閱讀器是因為它真的很輕,好像大概190幾克吧,拿在手上沒什麼重量,MooInk的7.8吋就重滿多的,有250克。然後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Kobo這裡有做這個像是把手的設計,我覺得單手拿是比較順手的。就很像把紙本書這樣捲起來單手拿著看的感覺。

2. 書是怎麼來的?從搭配的電子書店下載電子書嗎?
沒錯,現階段台灣的電子書市場是比較像是百家爭鳴但還沒有整合的狀態,就是你在Kobo電子書商城買的檔案,沒辦法用Mooink看。你在Google買的電子書也無法用博客來的電子書閱讀軟體讀。所以一旦你選定要用哪一家的閱讀器或軟體看電子書,就只能從那一家書店購買電子書。
3. 使用平板或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與使用閱讀器比起來有什麼不一樣?
最主要的差別還是在螢幕。手機和平板的螢幕就是我們常見的螢幕,但是閱讀器是做成仿紙張的螢幕。但我覺得重點在於載具其實會影響到閱讀時的專注度,你用手機閱讀的話,感覺就像是在滑手機,那個心態會是很發散不容易專心的,因為我們很習慣滑手機就是一下看看這個一下看看那個,很零散的資訊;但閱讀器我的大腦會自動切換成一個看書的模式,因為當你在看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全心投入的,那使用閱讀器可以協助我切換這種閱讀的專注力。

4. 電子書平台如果倒了怎麼辦?買的書是不是也消失?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首先因為每一本書跟作者簽的約,以及每一個出版社和電子書平台簽的合約都不太一樣,所以我無法知道如果平台倒閉這些電子書會何去何從。但理論上,就算今天平台倒閉了,只要你不要把閱讀器連接wifi同步,你原本存的檔案就不會消失。因為你就維持原狀嘛。我的理解是這樣。
5. 價位
我也真正去比較價位的只有Kobo和Mooink。那Mooink的價位稍微比較高一點,而且還有附一枝筆,10吋的價格落在一萬五,7吋是7500,然後6吋的是4500上下。那Kobo的部分我買7吋這款是5600左右,那再小的6吋是大概4000,然後8吋的依據容量不同大約是8000到9000之間。總之我覺得Kobo的價格是相對比較容易入手的。給大家參考。
6. 閱讀時眼睛會不會疲倦?
長時間閱讀任何東西眼睛都會疲倦,我覺得看紙本書傷眼睛的程度絕對不亞於看電視,但如果是跟手機螢幕比較的話,閱讀器無疑是比較輕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