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一個案子與案子之間的小空檔,這個周末決定徹底來做一些與工作無關,純粹開心的事情。結果我做了這個:食蟻獸超輕土偶。

我在動物森友會的島上有一個鄰居叫做「有美」,我看所有的資料都說她是食蟻獸,但我怎麼看都覺得她是穿山甲,背上的甲都畫出來了!但仔細一看,也滿像土豚的,土豚也是食蟻動物,或許有美是土豚?不過從耳朵的形狀看來,好像也不是土豚,還是她是小食蟻獸?小食蟻獸跟大食蟻獸是不同種動物,小食蟻獸尾巴是尖的沒錯,但嘴沒有那麼長,大食蟻獸就更不用說了,長得完全不一樣。我認為有美是融合了上述四種動物造型創造出來的。總之她是我的新鄰居。

不只在遊戲中有可愛食蟻獸作伴,現實中我也想要有,剛好以前辦活動剩下一包超輕土快要過期了,決定來自己捏一隻。以下紀錄花了兩天完成的食蟻獸。

首先試畫一下,看是要做Q版還是擬真版,後來決定做「可愛的擬真版」。因為我不是很擅長捏塑,不要一下子做太難比較好。

身體和頭要一體成形才可愛,但尾巴、腳、耳朵要分開做。超輕土的特性就是表面難以修整,所以沒辦法慢慢塑形,以前跟外公外婆一起捏陶的時候,常常做一做挖掉一塊,或是補一塊上去,再用工具把表面抹平。但超輕土就無法這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每個零件都做好,然後精準接上。

這土又乾的滿快的,雖然是標榜可以不用沾水直接黏合,但只要乾掉就黏不牢。我把尾巴拆下來接長再裝回去,結果接縫就變得有點大,幸好還是有黏住。接長的地方也不是很平整,但考慮我是業餘者,以及之後應該可以用顏料來修飾,遂不管它。

放一個晚上晾乾,等待明日上色。趕時間可以用吹風機。

第二天,張羅了一個畫畫小桌子,跟我媽要來壓克力顏料、紙調色盤和筆。我媽問我要那些顏色?我說要「動物色」,來的確實是一些灰黑咖啡米色,真是默契十足。

先試試熟悉一下顏料和筆的感覺,我已經八百年沒有拿畫筆和顏料了。顏色也改了一下,真正的大食蟻獸就是灰色黑色,感覺太沉重了,決定改用比較暖色調的褐色。

先幫整隻打底色,壓克力顏料的好處是可以無限疊加,所以我決定一層一層慢慢畫。只有前腳是白的。

接著畫上食蟻獸身上代表性的白色條紋和深色色塊。這邊是最緊張的部分,很怕比例一個不對就萬事休矣。畫得時候是跪在地上屏氣凝神,明明就有桌子椅子,不知道為什麼是拿在手上跪著畫。

再調深色顏料,疊後半隻到尾巴的深色漸層,以及前腳的色塊和爪子,最討厭疊色了。然後它前腳不是做反了,是因為食蟻獸行進時是手背著地以防止爪子磨損。

另外一邊也一樣,要畫得對稱也是很費勁的。為了增加五官(?)辨識度把耳朵的顏色加深。到這裡已經完成90%了!

點上眼睛後,就大功告成!變得有點像是木雕。

確認一下,差不多是長這個樣子沒錯。尾巴的效果還不錯。

超級滿意,非常充實的度過了休假。其實這也不是我第一次捏超輕土,以前辦兒童捏黏土的課程有跟著一起做過佩佩豬,以及我曾在大學的時候一樣用超輕土和壓克力顏料做了綠色小馬送給吾友周政池,他後來還把那隻小馬帶去美國一起念書。

對比今日讓我忍不住感嘆自己驚人的進步。
接下來把食蟻獸安放在盒子,讓它再風乾個一兩天,之後應該會噴保護漆。感謝大家收看食蟻獸製造過程,之後再來挑戰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