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底我辭去了時尚雜誌編輯的工作,開了工作室開始全職接案生活,這期間,可能因為我的創作內容以職場導向的關係,很多邀約想找我演講或出書談接案工作的日子。但由於我才開始第一年,其實我不確定自己的方向、心態、策略是否有效,所以這類型的邀約全部推掉,先建立起一套能實踐並持續拓展價值的生活方式,才是這一年的主要目標。終於2020年來到尾聲,可以針對這一年的目標、收入、案件類型提供一點心得。
我的工作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我以個人名義(也就是編輯小姐Yuli)接案的工作,另一部分是以公司(也就是一角鯨工作室)承包的工作,這篇文章裡先針對個人的部分分析。

收入
先從大家最關心的「生計」開始講起。整體而言,今年的收入與上班族時期比起來,總金額沒有太大的差異(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原本從事的產業薪資就不高),最大以及最難調適的部分,依然在於入帳時間不穩定造成的焦慮感,比起工作本身的辛苦,我耗費更多心神在與強烈害怕沒錢的焦慮對抗。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這四個部分:
1.主動收入:稿費、講師費、業配
2.被動收入:版稅
後面段落會列出我一整年的工作項目清單給大家參考,但第一年我的目標就是賺到與上班族時期相同的年收,所以只要做得來且不是太糟的工作來者不拒,先穩定下來後再來調整篩選。
以這樣的目標來看,第一年算是達標。

支出
支出的部分就有點偷吃步了,出社會以來一直都租屋的我,在決定要開始接案後當機立斷的搬回家裡住,省下房租來給予自己更大的財務空間。這部分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一年,一年能把接案生活穩定下來,就搬出去住。而之前曾開箱過的工作室,因為碰上疫情逐漸沒有必要,也還給家人使用了(那裡原本是媽媽的畫室,被我鳩佔鵲巢)。
有些錢是省不得的,自立門戶不再有公司的資源可以使用,因此設備器材與軟體的部分進行全面的更新。最後要呼籲的是保險的部分不能省,沒有了穩定收入只要一出事都會很困擾,所以除了加入職業工會(我的是網路自媒體從業人員職業工會)之外,意外險、重大傷病險等保險也先準備好。會有此深刻體悟,是因為前陣子鸚鵡生病了,因為鸚鵡沒有保險,所以燒了我好一筆錢來醫治。除了生活費外支出大概有這些:
1.節省開銷:房租
2.增加開銷:設備、軟體、平台費、工會費、保費

記帳方法
上班的時候,反正無論如何薪資會準時入帳,只要帳戶不要見底,不記帳也沒差。一旦開始脫離體制,就必須建立自己的體制,才能在相對混亂帳目中求心安。由於我是個容易緊張的人,所以記帳的方式用的是「當月接了哪些工作」為重點,而不是入帳時間。記錄下工作的收入,以及預計入帳時間。這樣整張表格看起來每個月都有收入,即使尚未進帳也會有個底,也能避免拖欠款項而不自知。

做這樣的記帳表格,除了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應收帳款之外,也能在年底做作品集時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做了哪些事。

工作清單
以下羅列這一年的工作成果,予以紀錄參考。(不包含互惠合作案)
寫作編輯類
- 4期 台灣文學館通訊《閱:文學》編輯/特約撰述(穩定配合)
- 6篇 Harper’s Bazaar 採訪/撰稿/執行
- 4篇 書籍推薦文撰稿
- 1本 10萬字自費出版回憶錄撰稿
- 商管投資類內容手冊校對
- 網紅周邊募資案文案
繪畫創作類
- 第二本圖文書完稿(預計於2021年4月上市)
- 推出兩組新貼圖:氣噗噗小企鵝、編輯小姐經典表情包-日常用語篇
- 聯合報「青春名人堂」四格漫畫連載(穩定配合至2021年2月止)
- 《時間觀念》雜誌內頁插畫繪製
- 桌遊插畫繪製
- 5次業配插畫/直播/文稿合作
- 2篇圖文投稿見報
- 1次插畫聯展
- 推出似顏繪客訂服務
演講授課類
-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不管內容多精彩,醜東西就是沒人想看〉2堂
- 學學文創〈編輯學前先修課〉4堂
- 海洋大學文創系〈人物採訪與繪本創作〉3堂
- 和平高中校刊社社課老師
- 演講4場(育英國小、丹鳳高中、淡江中文系、世界宗教博物館)
顧問諮詢類
- 3本台文繪本編輯顧問
- 2次出版職涯諮詢顧問

明年的計畫
- 搬到自己的工作室
- 寫第三本書,希望從2021開始維持每年出一本書的速度
- 尋求更多固定合作的夥伴
- 行有餘力能做更多繪畫作品
- 將顧問與諮詢工作制度化
- Instagram破萬粉

以上就是我的2020年生存報告接案收入與記帳篇,下次會寫關於工作室營運的部分,以及大家最愛問我的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之類的內容。非常感謝各位收看,以下宣傳我2021年一月的課程,歡迎來找我玩!

有一則關於 2020自由工作者第一年生存結案報告(一):接案收入、支出與記帳方式 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