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漫畫存在之必要:重點不是學到什麼,而是覺得學習很有趣!《100種地球爆笑生活指南》推薦文

閱讀的「呈現方式」其實比你想的來的重要!

閱讀《100種地球爆笑生活指南》這一本書,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的閱讀經驗。以前的我最愛看各式各樣的科學漫畫,像是讓我愛不釋手的《小牛頓》月刊,還有安野光雅的《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我更是讀了不下百遍,我對這些有趣科學讀物熱愛的程度,還讓爸媽誤以為我將來會成為一位科學家或生物學家(或者是爸爸最期待的醫師)。但小時候在學校我卻又很討厭上自然課和數學課,時常覺得課程內容無聊透頂。最後,壓垮我最後一根對於自然、科普熱忱的稻草就是我在自然科月考時第一次獲得的七開頭分數。自此,小學時代的我就篤定地以為自己和自然科學領域上的注定無緣。

後來直到我結束校園生活,進到出版社當編輯,開始負責起許多科普繪本、科學漫畫時,我才突然回想起小時候那快樂閱讀的時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在學校覺得自然科學超無聊,但在看科普漫畫的時候又那麼喜歡?這不是一樣的東西嗎?差別到底在哪?」,因為這樣的重新思考,我才突然領悟到其實閱讀的「呈現方式」的重要性。

好奇心才是開啟閱讀的第一步

對於選擇兒童或青少年的閱讀,很多人(尤其是許多求好心切的家長們)常會糾結於「這本書能讓我的孩子學到什麼?」,而童書的編輯們也常把「讀了這本書你的孩子能學到…」等文案放在書封上,讓家長相信這是一本「有用」的書,而不是一本「閒書」。然而孩子的成長階段,正是一個人對於周遭事物保有最強大好奇心的階段,也是培養他們喜好與潛能快速開發的時期,比起針對某個領域深入學習鑽研,「多方接觸」與「引起興趣」才是最重要的課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100種地球爆笑生活指南》這樣類型的趣味知識漫畫,以及我總是致力於推廣科普繪本的原因。當我們長大成人,我們追求知識的原因,或許開始會因為各種社會現實的原因,而帶有目的性,學習變得不再純粹,可能多半是為了能從事更賺錢的行業、工作需要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或待遇等等,但在我們尚未懂得這些人情事故前,追求新知唯有一個理由,就是「好玩」。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能在好玩有趣的心情下接觸到大量不同領域的知識,是最好不過了。或許家中較有財力的父母,會讓子女學習各種才藝,但就算你/妳只是一般的家庭、父母,也想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們,一本涵蓋多種不同主題的百科式漫畫就是很好的選擇。由英國知名童書作家麥可.巴菲爾德(Mike Barfield)和漫畫家潔斯.布萊德利(Jess Bradley)合作的這本《100種地球爆笑生活指南》,其內容分成三大部分:人體、動物界,還有地球與科學,藉由擬人化各種器官、動物,甚至是一道彩虹來「現身」介紹「自己的一天」。內容畫風繽紛討喜,不同角色根據現實中的特徵設計的個性鮮明,還帶有點美式幽默,比起正規課本中平鋪直敘的文字,這樣幽默詼諧的漫畫形式讀來更引人入勝, 為什麼有些歷史科表現優異的孩子,會說因為自己「愛看《三國演義》」或是「打三國的電動」才考得好?這並不是炫耀天生的聰明才智,而是因為有趣的故事,讓內容裡深硬的知識能夠被自然地融入吸收,這其實就是故事的力量!

好奇心建立起來後,我也鼓勵家長行有餘力可以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學校會用更有挑戰性的方式講解更多,讓孩子在學校被繁重的功課和考試弄得胃口盡失之前,先打幾劑學習樂趣的預防針。知識漫畫能帶來的改變太多了,如果因為對漫畫書的成見而認為這都是「看閒書」,那真的非常可惜。

可以輕鬆閱讀又吸收知識,讓學習與娛樂兩兼顧

如果很不幸的,你已經跟我一樣錯過了因為有趣而學習的美好時期,成天為了爭取一點點加薪而汲汲營營的「大人們」,那《100種地球爆笑生活指南》也是一本讓已經疲憊不堪的你,可以輕鬆閱讀,內容帶有非常多療癒冷知識的休閒讀物。在寫這文章、閱讀書稿的期間,我還多次把其中好笑的內容截圖與同事分享,甚至也可以在與家人聊天的時候賣弄一下動物冷知識,例如樹懶要花一整個月的時間來消化一片葉子、熊貓一天花14個小時吃飯,其他的時間都在睡覺——如果你想拐彎抹角的嘲弄辦公室裡的同事薪水小偷、好吃懶做,也可以充滿知識性的嘲弄(笑)。

其實知識漫畫、科普繪本存在的必要,不是要讓孩子學到什麼,更不是什麼先修教材,它就是一本好看的書,讓孩子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更能讓大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回過去那段單純因為開心、趣味而吸收新知的時光。

《100種地球爆笑生活指南:便便、樹懶與彩虹,還有讓你意想不到的……》漫遊者文化

廣告

2020自由工作者第一年生存結案報告(一):接案收入、支出與記帳方式

2019年12月底我辭去了時尚雜誌編輯的工作,開了工作室開始全職接案生活,這期間,可能因為我的創作內容以職場導向的關係,很多邀約想找我演講或出書談接案工作的日子。但由於我才開始第一年,其實我不確定自己的方向、心態、策略是否有效,所以這類型的邀約全部推掉,先建立起一套能實踐並持續拓展價值的生活方式,才是這一年的主要目標。終於2020年來到尾聲,可以針對這一年的目標、收入、案件類型提供一點心得。

我的工作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我以個人名義(也就是編輯小姐Yuli)接案的工作,另一部分是以公司(也就是一角鯨工作室)承包的工作,這篇文章裡先針對個人的部分分析。

收入

先從大家最關心的「生計」開始講起。整體而言,今年的收入與上班族時期比起來,總金額沒有太大的差異(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原本從事的產業薪資就不高),最大以及最難調適的部分,依然在於入帳時間不穩定造成的焦慮感,比起工作本身的辛苦,我耗費更多心神在與強烈害怕沒錢的焦慮對抗。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這四個部分:

1.主動收入:稿費、講師費、業配

2.被動收入:版稅

後面段落會列出我一整年的工作項目清單給大家參考,但第一年我的目標就是賺到與上班族時期相同的年收,所以只要做得來且不是太糟的工作來者不拒,先穩定下來後再來調整篩選。

以這樣的目標來看,第一年算是達標。

支出

支出的部分就有點偷吃步了,出社會以來一直都租屋的我,在決定要開始接案後當機立斷的搬回家裡住,省下房租來給予自己更大的財務空間。這部分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一年,一年能把接案生活穩定下來,就搬出去住。而之前曾開箱過的工作室,因為碰上疫情逐漸沒有必要,也還給家人使用了(那裡原本是媽媽的畫室,被我鳩佔鵲巢)。

有些錢是省不得的,自立門戶不再有公司的資源可以使用,因此設備器材與軟體的部分進行全面的更新。最後要呼籲的是保險的部分不能省,沒有了穩定收入只要一出事都會很困擾,所以除了加入職業工會(我的是網路自媒體從業人員職業工會)之外,意外險、重大傷病險等保險也先準備好。會有此深刻體悟,是因為前陣子鸚鵡生病了,因為鸚鵡沒有保險,所以燒了我好一筆錢來醫治。除了生活費外支出大概有這些:

1.節省開銷:房租

2.增加開銷:設備、軟體、平台費、工會費、保費

記帳方法

上班的時候,反正無論如何薪資會準時入帳,只要帳戶不要見底,不記帳也沒差。一旦開始脫離體制,就必須建立自己的體制,才能在相對混亂帳目中求心安。由於我是個容易緊張的人,所以記帳的方式用的是「當月接了哪些工作」為重點,而不是入帳時間。記錄下工作的收入,以及預計入帳時間。這樣整張表格看起來每個月都有收入,即使尚未進帳也會有個底,也能避免拖欠款項而不自知。

類似這樣

做這樣的記帳表格,除了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應收帳款之外,也能在年底做作品集時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做了哪些事。

工作清單

以下羅列這一年的工作成果,予以紀錄參考。(不包含互惠合作案)

寫作編輯類

  • 4期 台灣文學館通訊《閱:文學》編輯/特約撰述(穩定配合)
  • 6篇 Harper’s Bazaar 採訪/撰稿/執行
  • 4篇 書籍推薦文撰稿
  • 1本 10萬字自費出版回憶錄撰稿
  • 商管投資類內容手冊校對
  • 網紅周邊募資案文案

繪畫創作類

  • 第二本圖文書完稿(預計於2021年4月上市)
  • 推出兩組新貼圖:氣噗噗小企鵝、編輯小姐經典表情包-日常用語篇
  • 聯合報「青春名人堂」四格漫畫連載(穩定配合至2021年2月止)
  • 《時間觀念》雜誌內頁插畫繪製
  • 桌遊插畫繪製
  • 5次業配插畫/直播/文稿合作
  • 2篇圖文投稿見報
  • 1次插畫聯展
  • 推出似顏繪客訂服務

演講授課類

  •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不管內容多精彩,醜東西就是沒人想看〉2堂
  • 學學文創〈編輯學前先修課〉4堂
  • 海洋大學文創系〈人物採訪與繪本創作〉3堂
  • 和平高中校刊社社課老師
  • 演講4場(育英國小、丹鳳高中、淡江中文系、世界宗教博物館)

顧問諮詢類

  • 3本台文繪本編輯顧問
  • 2次出版職涯諮詢顧問
photograph by 鍾偉愷

明年的計畫

  • 搬到自己的工作室
  • 寫第三本書,希望從2021開始維持每年出一本書的速度
  • 尋求更多固定合作的夥伴
  • 行有餘力能做更多繪畫作品
  • 將顧問與諮詢工作制度化
  • Instagram破萬粉

以上就是我的2020年生存報告接案收入與記帳篇,下次會寫關於工作室營運的部分,以及大家最愛問我的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之類的內容。非常感謝各位收看,以下宣傳我2021年一月的課程,歡迎來找我玩!

編輯小姐的似顏繪客製化服務上線

在萬華大鬧熱市集擺攤的時候,似顏繪明信片大受好評,營業額超過全部其他商品的加總,還有許多人因為不在台北所以敲碗線上客訂的服務——我這不就來了嗎?

Q版手繪明信片

下單連結:https://shopee.tw/product/33127608/6368782022/

流程:
下單後私訊照片→我會告知大約完成時間(下標時可加購急件)→開始繪製→完稿→紙本寄給你。

共有以下幾個選擇:

  1. 單色手繪明信片(半身Q版人像每人100,加人或加寵物加80,急件加80)
  2. 加手寫文字(例如:姚姚生日快樂)加80
  3. 加購急件,會當天完稿寄件
  4. 明信片手繪邊框皆為獨一無二,隨機出貨不得挑款
  5. 另有電繪版本,請至賣場選購

Q版電繪jpeg檔

下單連結:https://shopee.tw/product/33127608/3368902425/

流程:
下單後私訊照片→我會告知大約完成時間(下標時可加購急件)→開始繪製→完稿→電子檔則email給你

共有以下幾個選擇:

  1. 彩色電繪圖檔(半身Q版人像每人200,加人或加寵物加150,急件加100)
  2. 電繪版文字不加價(例如:姚姚生日快樂),請於提供照片時同時指定
  3. 加購急件,會當天完稿交件
  4. 另有手繪版本,請至賣場選購

【青春名人堂】觀落陰

本周繽紛版專欄上刊:https://udn.com/news/story/12663/485226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大家有想過規模較小的媒體,沒有人力與預算,該如何做國際新聞嗎?答案就是外電翻譯!在時尚雜誌工作的時期,每次有國際性大型錶展都要做專題報導,但並非每一次公司都能提供出差的機會。如果人到不了現場,編輯就只能根據第一時間收到的新聞稿,馬上翻譯、整理、潤飾,做成所謂的外電新聞。

所以每次大家問我,從小到大學習的技能,哪一個最實用重要?我都毫不猶豫的回答是「英文」!學好英文真的惠我良多,有出差、採訪外國重要人物的機會,都會優先指定我負責。還曾經陪不諳英語的主管與從義大利來洽公的GUCCI高層開會,現場幫主管翻譯——其實我沒學過任何口譯技巧,只是對方是義大利人,英文程度也還好沒有挑剔。(當然也難免要幫主管處理外語疑難雜症,例如幫忙寫英文信之類的。)

歡迎任何英語學習的品牌來找我業配。

編輯小姐六周年粉絲感謝祭,活動+商品大公開

感謝大家熱烈響應,在感謝祭開跑前夕粉絲團讚數默默朝兩萬人接近中。滿兩萬人還會有編輯小姐與姚姚的兩萬Q&A活動,屆時將在FB與IG募集提問,同時舉辦抽獎送贈品!

編輯小姐首次推出周邊,共有6款陸續公開!

I LOVE MY JOB 厭世姚姚帆布包

旅遊、約會等快樂的行程,建議背厭世包,提醒自己快樂很短暫。

第一波公開的商品,是我們隆重推出兩款編輯小姐原創超實用帆布包,限量回饋給支持我們的讀者。我很用心設計:

  1. 厚磅帆布製成,內有收納小夾層,背帶長度可調整。
  2. 可放入13吋筆電、A4文件,適合上班、上學。
  3. 每個包包圖案都是由編輯小姐與姚姚本人「親手」絹印,誠意滿滿。
  4. 承上,半手工製作成本高昂數量有限,要買要快!
  5. 所有商品細節都可以到蝦皮賣場細細品鑑。

全品項購買連結:https://shopee.tw/hsuyuli?page=0&sortBy=ctime

警語:旅遊、約會等快樂的行程,建議背厭世包,提醒自己快樂很短暫。

編輯小姐傻眼表情包

你以為眼前的鳥事已經夠傻眼了嗎?不,你的人生永遠還有更傻眼的等著你。

兩款包包購買連結:https://shopee.tw/hsuyuli?page=0&sortBy=ctime

編輯小姐萬用收納小袋子

所有工具帶著走,走到哪都不浪費時間。

另有根據編輯小姐觀察自己與同事的需求設計,職場上不可或缺的萬用收納袋。

  1. 堅固耐用的帆布材質,搭配質感白色。
  2. 用途多變,可以當作化妝包、筆袋、3C配件收納袋、生理用品攜帶包等等。
  3. 每個包包圖案都是由編輯小姐與姚姚本人「親手」絹印,誠意滿滿。
  4. 承上,半手工製作成本高昂數量有限,要買要快!
  5. 商品細節皆可到蝦皮賣場細細鑑賞。

規格:拉鍊長20.5、高度12、底寬15.5

收納袋購買連結:https://shopee.tw/hsuyuli?page=0&sortBy=ctime

文具系列

只有剪影和示意圖的商品,你敢下單,我就敢賣!

除此之外,還有三款商品:

經典傻眼表情飲料提袋(定價150,成本回饋價99元)
上班族厭世貼(成本價80元)
未公開職場慢畫三層A4資料夾含貼紙(回饋價199元)

全品項都可以在蝦皮賣場購買:https://shopee.tw/hsuyuli?page=0&sortBy=ctime

鐵粉專屬:全系列組合福袋

附贈編輯小姐與姚姚的簽名插畫小卡,不要也可以,訂單備註跟我說,我們不會計較。

兩萬粉絲QA,募集提問順便抽獎!

什麼?你說還沒有到兩萬讚?但看看追蹤人數早就超過啦!我們將舉辦編輯小姐與姚姚的Q&A影片!從現在開始會募集大家的提問,有問必答,順便抽獎!

  1. 在臉書或IG貼文下方提出一個想問編輯小姐or姚姚的問題
  2. tag兩位你厭世的朋友
  3. 坐等9/16開獎
  4. 將會抽出臉書6名、IG 3名讀者贈送「未公開職場漫畫三層A4資料夾含貼紙」

編輯小姐與姚姚,再次感謝大家~~~~

編輯小姐六周年粉絲感謝祭即將開跑!

從2014年開粉絲團畫圖到現在,已經有六年的時間啦!這期間我從普通無聊塗鴉的人變成編輯小姐,真的要感謝每一位讀者的支持與愛戴。為了答謝各位,我決定在我的生日月,也就是九月,開啟一系列的「六周年粉絲感謝祭」活動,也是第一次推出一整系列的周邊商品!

然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合夥人/經紀人/助手:姚姚。自從我們在出版社相遇後,她成為最好的同事與朋友,是編輯小姐宇宙最受歡迎的角色,也是一角鯨工作室的靈魂人物。所以八月的前導商品預覽就獻給姚姚啦。

她就是這樣

我日日見到的姚總,以及身為老闆,我猜測她內心的想法:

這是她在後製我畫好的檔案,好像不開心。
這是請她試背這款肩帶長度可調整的包,好像不高興。
因應我們兩人工作狂特質,包包的大小是可以放進電腦與A4,如果不想太厭世,可以多帶一款第二波商品:編輯小姐愛工作筆袋。

所有感謝祭系列商品,會從九月開始陸陸續續上架到一角鯨工作室的蝦皮賣場,第一款「厭世姚姚上班包」會在姚姚的生日9/9(三)搶先上架,接著會陸續在我生日9/25(五)上架完畢,敬請期待!下單後我們開啟製作,估計10月底出貨。

一角鯨商店先追蹤起來!https://shopee.tw/hsuyuli

【成人之美24期】保有適度的自戀,你才能好好面對人生

我在校成績這麼差,還有幸接受母校校友中心的專訪,真的是非常感動,對於成大終於開始把文科畢業的學生放在眼裡,也覺得很是欣慰,哈哈哈。大家可以從這邊閱讀電子書版本:http://ebook.alumni.ncku.edu.tw/public/newsinfo/25/mobile/index.html

採訪、撰稿/陳羿宏

熱愛畫畫的Yuli,小學時就擅長將校園趣事畫給同學傳閱,並在部落格持續創作至今。大學畢業後,進入出版業,歷經童書、時尚雜誌編輯,不同的出版型態帶給她更多職場體驗,成為她創作上的重要題材與靈感來源。2016年,她開始經營粉絲團「編輯小姐Yuli的繪圖日誌」並出版同名漫畫。2019年,成立一角鯨工作室,跨足行銷設計領域。身兼部落客、編輯、作家、品牌執行長、講師等身分,她認為讀文科或從事出版的人不該妄自菲薄,而是要好好經營「自己」這個品牌。

畫好笑的漫畫讓大家笑,這就是我的初衷

這個時代會畫畫, 以原創圖像傳達自己理念,是一種非常大的優勢。我的圖文創作可以追溯到小學,因為畫得好常被同學稱讚,自然而然養成畫畫給同學傳閱的習慣,就這樣一路從國中、高中、大學,持續著圖文創作。由於我知道自己很擅長語文類的科目,在選填大學志願時, 我希望能找個兼顧課業與創作的科系,因此填上了中文系。

學生時代的作品, 多取材自校園生活與同學、室友相處的趣事。讀者雖多,仍侷限在系上同學與認識我的人。為了讓作品獲得更廣大的共鳴,我開始思索其他主題,後來發現職場是頗受歡迎的題材。由於我畢業後待在出版業,加上當時大家對編輯此一職業感到陌生,因此我便試著以「編輯小姐」的身分記錄編輯職場生活,很快獲得眾多讀者的喜愛。

比起讀書,工作對我而言的成就感更大。大三以後的寒暑假,我都在出版社打工,做端茶倒水、排打影印、寄公關書等雜務。大四時,童書出版社的總編輯希望從工讀生裡培育新人,就問我的意願。我當下十分興奮,一畢業馬上就搬回臺北,無縫接軌進入職場,心想人生總算進到下一個階段,在工作中展示自己能力,做想做的事。

從童書到時尚雜誌,我從使命感的形象中慢慢做回自己

讀了四年中文系,我對古文有點厭倦,想說進入兒童文學,是個全新又活潑的領域。沒想到,總編輯覺得我中文系畢業,於是交付我的第一本書是給兒童閱讀的《帝鑑圖說》。好吧!我只好安慰自己是在學以致用。

身為助理編輯的我一開始從校對做起。校對其實沒想像中簡單,因為人的大腦在閱讀時會自動更正錯字,即便我看得很慢、很仔細,呈給總編輯時仍被他抓出一堆錯誤。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勝任編輯工作,後續幾天的下班時間,我便抱著上、下兩本《帝鑑圖說》,待在營業到凌晨的咖啡廳把書重新校對一遍。回想起來,就讀中文系對編輯工作還是有幫助的。

書籍銷售的成功模式,其實無法複製到下一本書上。我曾負責過暢銷書,如代理日本「菇菇栽培研究室」的繪本,在國際書展一度賣到缺貨;也與許多國內繪本創作者合作,但缺乏知名度背書,每天只有一、兩本銷量。這樣的大起大落並不令我意外,我驚訝的是,臺灣童書市場較偏教育取向,像是中英雙語、程式設計、品格養成等都很受歡迎。這與我當初入行的抱負有些衝突,原來只有這些內容才有市場性,於是我決定離開童書出版。

後來面試其他類型的出版社時,又帶給我另一波衝擊。由於我當時已有個人粉絲團,也出版自己第一本作品。但每到面談時,面試官都要求我不能在粉絲團分享職場的事。「但我的創作就是在寫職場啊!」我不想放棄自己的創作,經過多次的協調溝通,最後一一婉拒這些工作機會。

時尚雜誌宛如另一個世界,他們反而覺得我經營粉絲團,懂社群經營,具行銷概念,我對於他們而言是最適合的人選。童書與時尚雜誌編輯工作差異大,童書是作者寫,雜誌則是採編合一。遇到的人也不同,像童書編輯若討論暢銷,容易被批評商業化、功利化。但時尚雜誌大家就很務實地談業績、追求點閱率,對於賺錢這件事的表達很直接。由於受到童書出版「教育使命」的影響,我以前連臉書貼文都字字斟酌,或在書店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時,服裝儀容須相當謹慎。但時尚雜誌自由度較高,比較能讓不同風格的編輯各自發揮。

創業或創作,如同我工作室名字「一角鯨」:彷彿是童話,其實真實存在;以為做不到的事情,作好準備,總能成功。

其實我工時很長,除了睡覺,幾乎都在做自己的事,上班工作、下班創作。我通常會列清單,急的事就上午進行,不急的就慢慢來,自然而然時間很快被塞滿。我覺得事情不會做不完,可以用「意志力完成」!雖然聽起來很血汗,但我最主要就是要逼自己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我覺得自己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品牌,就未必只能受雇於人。我原本預定十年後開公司,還買了一筆儲蓄險。沒料到存到第三年,我為完成《雪花實驗室》,而提前開公司。這是本結合app的立體書,一般出版社認為製作成本太高不願出版,我便與離職同事一起做看看,想說以募資方式讓這件事成真,但過程中有大筆資金進來需要開發票,既然時機來了,我就乾脆把公司登記起來。

對於創業,我覺得就是第一要件就是要存錢,幫自己準備一筆資金。而最難跨過的門檻,就是跳脫穩定收入這件事。尤其創作者通常要用一份正職來穩定自己的創作,會度過一段很辛苦的日子。其次,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這跟自己有沒有「長期經營自己」有關,並累積一定程度的人脈。最重要的,是上述這些事你都要趕緊開始。成功人士分享創業過程看似簡單,其實他們通常必須很早就做好準備,時機來時才能抓住。

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溫拿,但自怨自哀必陷魯蛇泥淖。

在創作與創業上,我有一個從小看到大的典範,我的母親。她原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婚後辭去工作當起家庭主婦。隨著我跟妹妹長大成人,她擁有較多自己時間後, 就開始畫繪本, 她目前已出版二、三十本繪本,透過出版與教繪畫創造額外收入,對我而言是正面積極的刺激。

對於成功的概念,我們可以拿五年前的自己做對照,評估現在的自己是否進步了。我真心建議讀文科的學弟妹或從事出版業的人,不要有魯蛇心態,一直抱怨收入低、懷才不遇。可以試著表現自己能力,向老闆爭取更好的待遇,這是我從助理編輯到小主管的親身經驗。

我覺得編輯這個職業不會消失,而是愈來愈重要。你想唷!你在紙本或網頁看到的文字、資訊、影音,都是經由編輯整理過的。作為一位編輯,不要把自己當作只是做一本書的人而已,因為編輯是全方位工作者,是善於「整理資訊、溝通協調」的人,在資訊發達的世界,更需具備編輯此種能力。所以啊!給自己多點自信,從裡到外打理好自己,讓自己具備優雅解決問題的能力、笑著面對挑戰的勇氣!

親自證實苗栗沒有很無聊!三義全新景點一日遊

當我正在煩惱,自己關在家裡的時數已經多到爸媽要拜託我出門走走的程度時,接到去三義體驗一系列旅遊與在地小農品牌的案子,難掩喜悅之情的準備出發,但又要裝出「我是去工作、不是去玩」的嚴肅樣子,真是辛苦。

鐵道自行車踩到底就會看到如此仙境

朋友知道我要去苗栗採訪,都紛紛說:「是要請妳洗刷苗栗無聊的汙名嗎?」我要先澄清,我從來沒有覺得苗栗無聊,因為小時候去三義做木雕鴨子的印象太深刻了,一直覺得是個可以做手工藝的開心地方。

小學時校外教學做的木雕鴨子彩繪,當時的畫技真是令人不忍卒睹

總之此行要參觀的是全新開幕的美食景點「山驛漫食館」,其實就在知名的龍騰斷橋旁(說得出一個不是outlet的景點的地方,怎麼算無聊)。

負責人楠哥本身就是農村規劃專業出身,他說這裡原本是個露天的市集,當地附近的小農等在地品牌會來擺攤,除了提升業績,也讓造訪龍騰斷橋的觀光客認識苗栗在地品牌,也有效把人潮導流到這些品牌經營的景點。現在這個市集以「山驛漫食館」之名重新開幕,直接變成一個室內的咖啡廳、伴手禮店、小農市集三合一的景點,主打農村安心旅遊(當然也可以吹冷氣啦)。

主打農村安心旅遊的山驛漫食館裡,展示了品質認證的各式各樣伴手禮

這裡所有的產品都印著「山守現」字樣,這是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臺中分局輔導的認證品牌,山驛漫食館就是山守現的結盟門市。順帶一提,山守現品牌的吉祥物是一隻肥肥的石虎(擁有一種全台知名的特有種生物,到底怎麼算無聊!)

台灣人就是很愛玩這種匪夷所思的諧音梗

開幕這天一堆在地品牌都出現了,前輩記者馬上推著我說:「快去試試新鮮紅棗,超好吃!而且養顏美容。」孤陋寡聞的我,長這麼大從沒有想過紅棗在新鮮的時候是什麼樣子。苗栗的公館是全台唯一紅棗產地,所以要吃新鮮的紅棗只有在這裡。試吃了一顆發現跟一般的棗子味道差不多。後來我媽說小時候就買給我吃過了,原來我不是孤陋寡聞,是記憶喪失。

看到新鮮的紅棗果肉是綠色,大驚小怪的拍照寄給很多人看

然後在山蘇的攤子又停下來,說到山蘇就想到一個大學回憶,有一次我跟室友郁菁以及若干友人在熱炒店吃飯,我提議點小魚山蘇,結果被她嗤之以鼻:「點這個幹麼?山蘇我老家後面長一整片。」郁菁正好就是三義人,所以我又留下了「三義很多山蘇」的印象。不過這裡的山蘇是小小棵種在小盆子裡,老闆熱情的介紹說可以淨化空氣,而且不需要日照,只要噴噴水就可以活,很適合買回去都市當觀賞植物,盆栽本身也是用各種天然材質製成,例如竹子,還有把山蘇種在蝸牛殼裡,看得我好想買回家……但看起來不夠炒一盤小魚山蘇啊!

山蘇哪有這麼可愛!

除了各式各樣的攤位,也有青創品牌來舉辦DIY體驗活動,有手沖咖啡體驗、煮茶體驗等。一家叫做「青稻夫」的品牌帶來做五行彩色飯糰的體驗,我因為不想被發現廚藝不好,假借採訪之名跟其中一位青農皓淇聊天,她表示自己是離家就學、出國工作後,又回來故鄉成立「青稻夫農產工作室」,將家裡的稻田事業做產業轉型,也提到年輕人回鄉會遇到一個小困難,就是與當地深耕多年的前輩農民溝通,幸而逐漸摸索出心得,也做出成果證明年輕人也「懂種田」,許多在地品牌也是這樣一步一腳印的為故鄉做轉型。

Images courtesy by 山守現

當地還有產茂谷柑,山驛漫食館還有非常有機會成為打卡美食的分層茂谷柑果汁。這感覺完全可以被當作網美的IG熱點來宣傳啊!

為什麼分層可以這樣清晰!不可思議

既然都來這裡了當然要去龍騰斷橋踩一下舊山線自行車,雖說是自行車,其實是電動的,催油門就可前進。踏板是讓駕駛以外的乘客假裝自己也有貢獻用的。舊山線自行車最代表性的當然就是從魚藤坪鐵橋通過,從高空看龍騰吊橋的那段路了。

我是旅遊小福星,每次出來玩天氣都超好

一路踩到底是六號隧道,徒步穿過去後可以看到鯉魚潭水庫和鯉魚潭鐵橋,這部分遊記應該超級多,就不多說了。有時候千里迢迢去到一個地方,再怎麼熱怎麼累,只要看到眼前一片美景就會覺得完全值回票價。鯉魚潭水庫後池堰這邊就是這樣等級的風景。

美哭,台灣是最好的國家

最後還是要感謝一下與我同行的媒體好朋友們,我以沒朋友出名加上現在不隸屬任何一家媒體,參加媒體團就是孤鳥一隻,還有人能跟我一起踩同一台自行車真是感動。

我們的出發地不是之名的勝興車站,而是中間的龍騰站喔!
六號隧道有「神隱少女的隧道」之稱,不過完全是人比鬼多

最後我們離開時,獲得了一盒禮盒,裡面都是山守現系列產品,帶回去給家人們試吃評價,都獲得了很好的回響。結論就是台灣的農民很厲害,什麼都變得出來。

大家喜愛第一名是右上角的喉糖

後記

在前往山驛漫食館的車上,除了媒體之外,還有一大部分乘客是來了解新景點的旅遊業者。車上他們輪流自我介紹,我觀察到很有趣的現象。那些眉飛色舞,拿起麥克風侃侃而談,對疫情下的旅遊業非常樂觀的,都是經營國內旅遊的品牌;相對的那些比較低調,謙虛表示要來向同行學習、觀摩的,都是經營國外旅遊以及陸客團的旅行社。

大家出不了國,轉而開始深入國內景點(尤其綠島,聽說島上的人擠得跟罐頭一樣),雖然原因很不幸,但依然深深覺得是個令人欣慰的現象。過去大家有小假期都愛往香港、日本跑,其實我常覺得光是台灣多得是沒有看過、不曾走訪的地方,不見得是出國才叫做開眼界。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也是看準這樣的時局,主打「農村安心旅遊」搭配振興優惠,鼓勵民眾深入體驗農村風情。表面上當然是以振興經濟為目標,但更重要的是在民眾心裡留下一顆種子,培養了對國內旅遊的興趣,長出對家園的認同感。

這才是我到此一遊,把這裡的美好寫下來給大家讀的最大意義。

山驛漫食館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16-1號
電話:03 788 1753
營業時間:平日10:30~17:00/六日10:00~17:30(週三公休)

北寄貝

又是一個等待遲到男友的早晨。這一段橫跨台灣南北的遠距離戀愛已經持續了三年,每隔兩周回到台北,相約星期六早晨在捷運站碰面,沒有例外的他又遲到了。

約定的捷運站裡有一間連鎖迴轉壽司,我站在門口等待,店裡播放著女偶像唱的品牌廣告歌曲。這首歌在店裡輪迴播放,我已經聽了不只二十次,如果把之前等待所聆聽的次數加起來,大概已不下百次,歌詞早就倒背如流。

「好吃的sushi在爭鮮,種類豐富新鮮的滋味;營養滿點在爭鮮,平價健康的美味。」

這首廣告歌很用心,後面還有一段RAP,活潑地喊出各種食材:「鮭魚鮪魚玉子燒,海老紅甘北寄貝!」

唱到這裡我便很困惑了,北寄貝到底是什麼?每一次我都豎起耳朵聆聽,就只有這一句我無法確定歌詞,是北極貝?來自北極的貝類嗎?每次唱到這段,內心的疑問就會無限擴大,但在手機尚無上網功能的時代,我的摺疊手機並沒辦法立刻提供解答。當男友姍姍來遲,時常已經接近中午,但那無數個周六早晨,我就站在迴轉壽司門口聽這首歌,想著到底北寄貝是什麼。隨著一天的約會結束,北寄貝已經離我遠去,兩周後的星期六早晨,這個疑問又會再次出現。

第四年,我們終於分開了。也許是我受不了他總是遲到,而他反過來責怪我為何非要如此守時。結束這一段淒涼的感情,留下的回憶都是無盡的等待。朋友來找我一起吃日本料理,席間嘖嘖稱奇,「真不敢相信妳可以站在那裡等一個人兩、三個小時。」「我也不知道,可能就覺得難得見面,不想吵架吧。」一邊吃飯一邊哀悼著這段苦心經營的感情,朋友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我。

服務生送上了一半紅色一半白色的貝類握壽司。

「這是北寄貝,妳要不要吃一個?」朋友好心分了一個給我。

「北寄貝?」我大吃一驚,「你是說,那個迴轉壽司也有賣的北寄貝嗎?」

「咦?應該是吧。」

原來如此,吃著那個北寄貝,我終於忍不住淚如雨下,我終於知道北寄貝是什麼了,就是這個這麼好吃的東西。我一邊咀嚼一邊掉眼淚,那些周六早晨被這神祕貝類封印的委屈終於解開,那一刻我終於放下所有的執念,從今以後再也不會永無止境的枯等,讓一個不守時的人耽誤我求知,錯過這麼美味的料理長達四年。

朋友無言地看著我,「有這麼好吃嗎?」

「這是我吃過最美味的東西了。」

【青春名人堂】療癒

本周青春名人堂上刊啦:https://udn.com/news/story/12663/4676981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分析為何近幾年星座這樣熱門,其中歸納出結論之一,是因為現代人日子過的苦悶,星座提供了一個療癒的出口,可以適當的轉移大家放在自己肩上的壓力。

雖說如此,有時候看了星座反而壓力爆棚,例如這一周唐老師說運勢大好,結果我遇上一堆倒楣事,然後下一周將迎來水逆,頓時覺得,我到底是多麼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