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內心的一把尺

我第一次差點以漫畫家出道,是約莫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那是一本教青少年理財的漫畫,作家寫好腳本要找漫畫家合作。我當時在出版社打工,因緣際會地接下這個案子。

當時我完全名不見經傳,既不是圖文作家也還沒有粉絲團,只是個會在部落格畫四格漫畫的學生,能接到這個案子完全是抱著感激涕零的心情,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幸運可以有這個出道機會,作者也對我的作品非常誇讚。那時我上課畫分鏡稿、下課畫線稿,放學回租屋處上色,可說是廢寢忘食的想把這本作品完成。

就在完成了約三分之二時,發生了318學運,然後我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在臉書上發言,用難聽的言詞批評了佔領立法院的學生,支持服貿協議。這番言論頓時讓我陷入了兩難,很認真地思索,我應該要對事不對人,把這本漫畫畫完,把握住難得的出版機會?還是我應該要中止合作?在看到作者的言論之後,已經沒辦法帶著熱忱去畫這本書了。那陣子除了因為學運的局勢憂心,又在想插畫之於創作者是什麼?只是賺取稿費與名氣的商品,還是從靈魂裡擠出來,是自我的一部份?我是收錢畫別人的腳本,那作者的言論之於我有那麼嚴重嗎?

後來我寫信給發稿給我的總編輯,辭去了幫這本書繪製漫畫的工作。就算是畫別人的腳本,我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神,甚至在腳本之外加進了很多我的創意,這樣的努力若是用來成全一位理念和價值觀皆與我完全背道而馳的作者,即使出道了我也不會開心。寄信後,想當然爾總編輯覺得我是年紀輕所以意氣用事,勸我再想想。我堅定的表達辭意,一毛錢也沒拿,放棄難得的機會我也有點猶豫,但當時我有個直覺,就是多年後的我會感激自己做這個決定。

後來出版社拿我的分鏡稿,請另一位年輕的繪師畫,又過了很久,這本書因故遲遲未出版,最終合約到期,就這樣胎死腹中。繪師僅拿到微薄的稿費,版稅與出道當然是不可能了。而我,用多出來的時間開始經營粉絲團、畫「中正國小的日常」、投入到自己的作品,最後成為編輯小姐,出了自己的書。這才是屬於我的道路,回頭去看當時,真的感謝自己做了這個決定。

到了今天,我有自己的工作室,畫自己的作品賺錢,還是會有人用「發你案子你應該感激我」的態度跟我談工作,我總啞然失笑,是我選擇要不要為你提筆,不是你選擇我,因為我的文筆、我的繪圖、我的創意,就是只有我能創造出來的東西。

特別是創作者,我們的產品不是在生產線上做出來的,是從靈魂深處榨出來的,更應該花一點時間去思索,作品之於自己的重量,以及什麼樣的人事物,才「夠格」擁有你的創意。越是清楚了解自我價值、心中自有一把尺的人,越能在面對不同案主、不同稿費、不同形式的工作之間心境切換自如,走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廣告

【青春名人堂】轉行

本周【青春名人堂】上刊:https://udn.com/news/story/12663/4615880

我曾經遇過一個傳統媒體公司的老闆,動不動就說「我們公司即將轉型」、「你們年輕人都要轉念」,但其實公司裡每個年輕員工都知道,公司轉型無法成功就是高層沒有轉念,連帶著體制與人力都無法因應應有的轉型。

所以最後就紛紛轉行了。

【青春名人堂】善用時間(才怪)

每次下班的時候,想一想都會把稿子放進包包,想說回家應該還會再看一下,結果多半只是多扛了很重的東西回家,第二天原封不動的又扛去公司。周末也一樣,想說有空檔就工作一下吧,於是帶了電腦或平板出門,結果一整天下來……當然是沒有用上。

奉勸大家下班和玩耍就把工作放在家裡吧!你真的沒有你以為的那樣勤奮!

【青春名人堂】尊嚴

本週青春名人堂上刊:https://udn.com/news/story/12663/4510925

在職場上,我們絕對不能失去尊嚴,錢要賺但理念與自我不能被踐踏,這是原則問題。但當然,我們也不是不懂得變通,有些狀況是例外。

例外是什麼,不用我多說了吧。

《敗戰處理》出版前的小故事


特別介紹一下這本作家王靖第一本小說《敗戰處理》。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s__9101327.jpg
《敗戰處理》時報出版

我與這本書的緣分要從佩佩豬說起,當時我在童書出版社工作時,因為辦活動要找主持人,所以認識了王靖的伴侶陳頤,她幫我們主持了國際書展的粉紅豬小妹見面會和菇菇見面會,我們還一起在台上帶小朋友跳舞,與前來幫老婆拍照的王靖有一面之緣。

後來過了好一陣子,我已經換了工作,偶然跟陳頤聯絡上,她說王靖最近埋頭寫小說,已經完成了兩本,想要尋找出版的機會,在這之前想找我先試閱,看看有什麼建議,以及能否引薦出版社。雖然我那時已經當了好幾年編輯,自己也出了書,但要給另位作家(而且還是個自己用樂高拍停格動畫《中山路二段》出國得獎的人)建議和引薦,對我來說還是誠惶誠恐,後來得知我是除了作者家人以外的第一個讀者,真的備感榮幸。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16602660_1257663727633479_3159415524892776576_n.jpg
2017年國際書展上,我和陳頤是粉紅豬小妹的伴舞,唱跳卡通裡的「小雞之歌」

我們約在溫州街的咖啡廳第一次看這本書,結果當時王靖本人不在場,說是太緊張到附近去閒晃了。書稿已經簡單排版且裝訂的妥妥的,要不是因為陳頤就坐在我對面,以小說架構與文筆的完成度來說,會以為在看一本早就出版的書。就這樣坐在咖啡廳把第一本厚厚的書稿看完,說了一些想法後,緊接著陳頤又拿出了第二本,要不是餐廳營業時間有限,恐怕還會拿出第三四五六本,早就聽聞王靖以非常嚴謹自律,以及高得驚人的創作效率,在出版計畫八字都還沒一撇前已經寫完十本,我也一點都不意外。

希望我可以成為八字的第一撇。

回到家後我認真地思索,該把這部作品引薦給哪一間出版社?這是一部以台灣真實新聞事件改編的小說,表面上是檢察官辦案的懸疑故事,但實際上用震撼的故事衝擊人們覺得理所當然的善惡與正義概念。我當時好像給出了「這裡和那裡有點說教之嫌」之類的修改建議,其實我當時有點擔心這本書血淋淋的指出人們在對案件下評論時的盲點,略有點引戰意味(雖然可能作者本人並無此意),感覺要找到符合這種氣質的出版社編輯是最好的。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s__9109508.jpg
收到感謝函,竟謙稱「若內容尚可」,哭了

後來我決定建議陳頤聯繫時報出版的李國祥主編,其實我也沒做什麼引薦的動作,就是先臉書私訊李主編問:「有沒有接受小說的投稿啊?」他說有之後,把email給陳頤,她以經紀人的身分把書稿連同我們一起想的推薦文案寄過去。

然後到了年底,收到消息得知王靖與李主編已經簽約準備出版,真的是打從心裡覺得高興,當時我正在準備離職成立一角鯨工作室,看到其他創作者都勤奮努力締造自己的成就,就覺得我也得加油才行。終於又過了幾個月,昨天與他們兩人聚餐拿到全新熱騰騰的《敗戰處理》,封面設計和文案都非常棒,還有作者簽名以及感謝函,覺得自己其實沒做什麼,又好像與有榮焉。

真的是很幸運可以當這本書的第一個讀者,但好書的重點不是有人讀了第一次,而是隨後有無以數計的人讀了千百次。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686307.jpg
三人到永康街金石堂巡店,左起我、作者王靖、經紀人陳頤。

詳情請洽:

誠品:https://tinyurl.com/y8krc54h
博客來:https://tinyurl.com/ydbrwllw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8es6dvp
MOMO購物:https://tinyurl.com/yc5ct26r

動物朋友自己做:食蟻獸

現在正值一個案子與案子之間的小空檔,這個周末決定徹底來做一些與工作無關,純粹開心的事情。結果我做了這個:食蟻獸超輕土偶。

我在動物森友會的島上有一個鄰居叫做「有美」,我看所有的資料都說她是食蟻獸,但我怎麼看都覺得她是穿山甲,背上的甲都畫出來了!但仔細一看,也滿像土豚的,土豚也是食蟻動物,或許有美是土豚?不過從耳朵的形狀看來,好像也不是土豚,還是她是小食蟻獸?小食蟻獸跟大食蟻獸是不同種動物,小食蟻獸尾巴是尖的沒錯,但嘴沒有那麼長,大食蟻獸就更不用說了,長得完全不一樣。我認為有美是融合了上述四種動物造型創造出來的。總之她是我的新鄰居。

左起順時針:有美、穿山甲、土豚、大食蟻獸、小食蟻獸

不只在遊戲中有可愛食蟻獸作伴,現實中我也想要有,剛好以前辦活動剩下一包超輕土快要過期了,決定來自己捏一隻。以下紀錄花了兩天完成的食蟻獸。

準備草稿紙、土和簡易的工具。

首先試畫一下,看是要做Q版還是擬真版,後來決定做「可愛的擬真版」。因為我不是很擅長捏塑,不要一下子做太難比較好。

哎呀,尾巴做太短了!!!

身體和頭要一體成形才可愛,但尾巴、腳、耳朵要分開做。超輕土的特性就是表面難以修整,所以沒辦法慢慢塑形,以前跟外公外婆一起捏陶的時候,常常做一做挖掉一塊,或是補一塊上去,再用工具把表面抹平。但超輕土就無法這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每個零件都做好,然後精準接上。

把尾巴加長

這土又乾的滿快的,雖然是標榜可以不用沾水直接黏合,但只要乾掉就黏不牢。我把尾巴拆下來接長再裝回去,結果接縫就變得有點大,幸好還是有黏住。接長的地方也不是很平整,但考慮我是業餘者,以及之後應該可以用顏料來修飾,遂不管它。

晾乾中。

放一個晚上晾乾,等待明日上色。趕時間可以用吹風機。

第二天,張羅了一個畫畫小桌子,跟我媽要來壓克力顏料、紙調色盤和筆。我媽問我要那些顏色?我說要「動物色」,來的確實是一些灰黑咖啡米色,真是默契十足。

先試試熟悉一下顏料和筆的感覺,我已經八百年沒有拿畫筆和顏料了。顏色也改了一下,真正的大食蟻獸就是灰色黑色,感覺太沉重了,決定改用比較暖色調的褐色。

先幫整隻打底色,壓克力顏料的好處是可以無限疊加,所以我決定一層一層慢慢畫。只有前腳是白的。

接著畫上食蟻獸身上代表性的白色條紋和深色色塊。這邊是最緊張的部分,很怕比例一個不對就萬事休矣。畫得時候是跪在地上屏氣凝神,明明就有桌子椅子,不知道為什麼是拿在手上跪著畫。

再調深色顏料,疊後半隻到尾巴的深色漸層,以及前腳的色塊和爪子,最討厭疊色了。然後它前腳不是做反了,是因為食蟻獸行進時是手背著地以防止爪子磨損。

另外一邊也一樣,要畫得對稱也是很費勁的。為了增加五官(?)辨識度把耳朵的顏色加深。到這裡已經完成90%了!

點上眼睛後,就大功告成!變得有點像是木雕。

確認一下,差不多是長這個樣子沒錯。尾巴的效果還不錯。

草圖、試色和成品都相當可愛

超級滿意,非常充實的度過了休假。其實這也不是我第一次捏超輕土,以前辦兒童捏黏土的課程有跟著一起做過佩佩豬,以及我曾在大學的時候一樣用超輕土和壓克力顏料做了綠色小馬送給吾友周政池,他後來還把那隻小馬帶去美國一起念書。

不像是同個人做的

對比今日讓我忍不住感嘆自己驚人的進步。

接下來把食蟻獸安放在盒子,讓它再風乾個一兩天,之後應該會噴保護漆。感謝大家收看食蟻獸製造過程,之後再來挑戰其他生物。

《時間觀念》Watch Gallery 老派約會之必要

老派約會之必要 (LONGINES)

當了一年半的鐘錶編輯,卻無緣去任何一個大型錶展。第一年公司沒預算,後來各大錶展還直接停辦了。但四月號的 TimeSquare 時間觀念 Watch Gallery單元,有我繪製的四幅插圖,想當年我突然被指派接手鐘錶線,就是先從公司書櫃拿來《時間觀念》建立基本知識,才敢去參加第一次鐘錶品牌的記者會,覺得我的錶編生涯已經圓滿了。

大正時期的初戀 (CITIZEN)

前編輯映岑離職之前邀我當作告別作,主題是「老派約會之必要」,這個單元會邀請插畫家從四只腕錶發想插圖,風格完全不干涉。同為編輯我在構圖時一直想著畫風是不是要迎合《時間觀念》的讀者群、主題是不是要更明確直接,因為我當錶編時也對品牌略知一二,又開始擔心這個畫會不會跟品牌調性不搭。

爵士女伶 (ORIS)

然而編輯再三強調「風格沒有限制」,給我看了過往的單元真的是五花八門,況且我也很久沒有畫純粹的插畫,所以很任性的畫了自己想畫的。交稿後一直擔心會不會不夠切題,但看到編輯配上的文案深深覺得喜歡,尤其是RADO那篇不管錶、圖、文都是我的最愛。

務實派的理科少女,潛心研究量子力學,想找出為甚麼那個人不在的時候,時間總是變得很緩慢。(RADO)